首页政治不必哀叹安-225的消逝

不必哀叹安-225的消逝

读者投稿 03-13 00:23 802次浏览 0条评论

安-225已经毁于战火,这令很多人痛惋。

据俄媒报道,在争夺安东诺夫机场的战斗中,安-225因被乌克兰国民卫队第4行动旅的炮火击中,导致机身前部烧毁,基本全损。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飞机,安-225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奇迹,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600吨,高度接近20米,机长及翼展均超过80米。

安-225的英文名是“Mriya”,译作“梦幻”,此次损毁,未来大概率将不会被修复,“梦幻”就此断翼成为历史。

在设计之初,安-225是为驮负运输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实际上应算是特种飞机,尔后随着暴风雪工程的急剧流产,安-225的命运也遭遇挫折,一度被废弃。

苏联解体后,安-225被交给乌克兰,直至90年代后期才重新作为运输机开展商业飞行。俄乌战争期间,安-225一直备受关注,从2月24日俄军空降兵突袭安东诺夫机场以来,外界即关注其“安危”,但冷酷的战争显然不会对“梦幻”网开一面。

作为苏联这个红色帝国的余晖,安-225被毁固然可惜,不过也大可不必为此哀叹。

事实上,以目前人类的工业制造水平而言,安-225这样体量的飞机是不难建造的,甚至更大规模的也并不十分困难。

且安-225的实际用途其实有限。与其原型机安-124相比,安-225只是延伸了几米的长度,机身直径并没有变化,其运载能力未产生什么质变。

这种工业奇观能带来视觉上的无比震撼,但其意义恐怕也仅限于此了。

就像与之有类似命运的“里海怪物”。这台由前苏联阿列克谢耶夫设计局设计的超级地效飞行器长达106米,翼展可达40米,有着极怪异的外形和惊人的超低空飞行速度,据称能以800千米的时速将数百名士兵运送到世界各地,并且不会被任何雷达探测发现。

与安-225一样,该项目也在苏联解体后即遭放弃,只是遗留在里海岸边无人问津。

在冷战年代的军备竞赛思维下,苏联在工业制造领域产出了很多“奇观”,美国在这方面当然也不遑多让。如后者就设计研制了一系列核装置,甚至有无制导核火箭与核火箭筒、核地雷等军品。

还有被称为“冷战魔炮”的“原子安妮”,专为对付华约集团的装甲兵团,可发射威力可观的核炮弹。

诸如此类,它们当然也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但最好的结局就是随着那个时代被一同埋葬。

https://media.dwnews.net/dw/b-fg4czvdxmng0C6tTghoIL6uPs%3D/320*0/media/images/dw/25dd567593fc57d663c1ec1f91fe7259.jpg?v=w1920r16_9


客观看待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男人有权力、金钱、社会地位,才是王道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