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钱钢:这是一部中共改革惨败的悲剧——赵紫阳传纪问世!

钱钢:这是一部中共改革惨败的悲剧——赵紫阳传纪问世!

读者投稿 01-06 15:15 445次浏览 0条评论
October 18, 2019


1989年2月26日,美国总统老布什和中国总理兼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AP)

赵紫阳,原名赵修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滑县人。政治家、政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被视为党内改革派主要领袖。六四事件后被非法下台和撤职并被遭受软禁。10月17日为赵紫阳百岁冥诞。

中国著名记者、原中[文]国青年报“冰点”周[章]刊副主编卢跃刚的新[来]著《赵紫阳传——一[自]位失败改革者的一生[刀]》,由台湾印刻出版[笔]社出版,10月10[吏]日面市。

《赵紫阳传——一位[小]失败改革者的一生》[白]是首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完整的关于中共前[章]总书记赵紫阳的传记[来]

这是一部悲剧——中[自]国共产党自身发动的[刀]伟大改革最终惨败的[笔]悲剧。记录这场改革[吏]的发生逻辑、环环相[小]扣的发展链条,解析[白]悲剧的复合成因,是[文]本书使命。

作者积13年之功,[章]踏勘,搜寻,采访,[来]研究,成书。本书史[自]学、政治学含金量极[刀]高,架构宏阔,史料[笔]与史识俱臻一流。可[吏]以预期,它的出版将[小]为中外关注,引发冲[白]击波。

赵紫阳是中共前总书[文]记,中国总理,因六[章]四事件被罢黜。赵传[来]之价值似乎不言而喻[自]。我想指出,在所有[刀]关于中共最高领导人[笔]的传记作品中,赵紫[吏]阳这一题材具有特殊[小]分量:赵本人的命运[白],是中国当代史的绝[文]佳载体。

正如本书所记述的,[章]赵的一生,囊括了2[来]0世纪中共史之泰半[自](除大革命时期和红[刀]军时期)。由于赵是[笔]党的地方干部,他的[吏]历史,和中共(与军[小]事史相对的)执政史[白]紧密相关。从领导农[文]民对地主阶级的斗争[章]、暴力土改到农业合[来]作化,从人民公社运[自]动到大饥荒,从文革[刀]到改革,由广东、四[笔]川第一把手(以及内[吏]蒙自治区领导)进京[小],任国家总理8年,[白]中共总书记两年半。[文]他个人的历史,将地[章]方与中枢紧密联系在[来]一起,展开极其丰富[自]多元的历史长卷。

特别是,他几乎承载了有关中国改革的所有关键事件。他是经济体制改革最早的吃蟹人,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帅;他因改革而成名,亦因改革而集矢一身,最终落难。赵传,是一部人格化的当代中国史。


中国报导文学作家卢跃刚最新力作《赵紫阳传:一位失败改革家的一生(上中下)》
书封(印刻)。

卢跃刚先生是担纲赵[刀]传写作的为数不多的[笔]合适人选之一。他有[吏]三大优势:

其一,对农村的深刻认知。卢是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从事新闻工作后,长期关注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他认为,新闻报导、学术研究,思考、写作,不能缺少有七八亿人口的乡村。1989年,他曾主笔采写“民工潮”《1989:中国第一号震荡》。1993年,参与主持、采访、写作“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候鸟路线”调查。除了中国青年报发表15个整版报导,还在《中国作家》发表10万字的随笔《乡村八记》,并参与策划、主持了《中国作家》报告文学专刊“寻找农民的真理”)。1998年,出版有关陕西农村司法案件的《大国寡民》。2003年,主持编辑珠三角“民工荒”调查。他对农村问题观察多年,思考多年。而农村,恰是赵紫阳几十年从政生涯的主场。

其二,对四川的透彻了解。四川雅安是卢跃刚的家乡,卢父是从四川参军的老红军战士。卢跃刚文革时期插队雅安,2005年在故乡建立落脚点,长时间在四川乡间居住。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芦山大地震,两次地震,家乡都是重灾区,他自费进入灾区采访,写了特稿《四川人》、《雅安人》,参加了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卢跃刚对四川有深入的了解和入微的观察。四川是大饥荒重灾区,1958-1962,“非正常死亡”逾1200万人。赵紫阳督川,时在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之初。解决9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是他主政地方时的历史性功绩。赵紫阳(甚至可以说中共)的许多改革举措,都萌芽于四川,例如“松绑”的提出,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赵紫阳传》中关于四川的篇章,是有关赵改革思想形成的重要篇章。卢跃刚对四川的深刻认知,无疑对此起了重要作用。

其三,财政知识。卢跃刚从事新闻工作之初,是中国青年报经济部记者。日后,他参与创办了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他对经济问题研究着力甚勤,善于从财政对角度理解政治。这种知识底蕴,对本书写作不可或缺。


1966年1月16日,赵紫阳(第二排左一)和毛泽东等人在武汉合影。(维基百科)

作者发掘了诸多独家[小]史料。兹举数例:

1,赵紫阳主政广东[白]时卷入人民公社、浮[文]夸风狂潮,参与制造[章]“高产卫星”,饥荒[来]发生时紧急转舵、亡[自]羊补牢的史实。

2,赵紫阳主政四川[刀]时,为解决9000[笔]万人吃饭问题,实行[吏]一系列突破性农业政[小]策,以及采取“经济[白]反左,政治防右”策[文]略的若干原始文献。[章]

3,发现了北京政治[来]的“家——国双重结[自]构”,干部子弟(“[刀]红二代”)在政变、[笔]转型、改革开放过程[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小]

4,挖掘出关键史料[白],厘清了八十年代改[文]革胡耀邦、赵紫阳关[章]系的一些重大公案。[来]

5,确证了改革开放[自]重要理论——“社会[刀]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笔]的源流。

6,梳理出了中国经[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小]即以“贸易立国”为[白]指导思想的沿海发展[文]战略,融入全球化,[章]进行廉价劳动力输出[来]即剩余劳动力世界贸[自]易,变包袱为财富,[刀]形成了影响至今的巨[笔]大财富积累。

7,揭示并解释了包[吏]括经济体制改革、政[小]治体制改革、南沙问[白]题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文]决策过程。

8,对六四的成因、[章]发展、后果给出了新[来]的展示、解释。

上述发掘,作者丝毫[自]不“为尊者讳”,而[刀]是直面赵紫阳本人的[笔]生命史,如实记录了[吏]传主在毛泽东时代作[小]为地方领导人的种种[白]错误。从错误、反省[文]到救赎,有完整的演[章]变逻辑。这正是一批[来]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改[自]革的令人信服的逻辑[刀]

本书重考据,也重思[笔]考,包括若干对历史[吏]的重要认识。

其一:“财政逻辑”[小]

本书揭示了中共革命[白]、建设、改革历史的[文]“财政逻辑”,即机[章]会主义、实用主义逻[来]辑。作者依此逻辑,[自]观察、梳理了赵亲历[刀]的减租减息、土改、[笔]三反五反、三大改造[吏]、三面红旗、大饥荒[小],发现中共革命的结[白]果和它声称的目标相[文]反:因为是世界上最[章]大农业国家发生的革[来]命,结束“土地”占[自]有、地租分配的严重[刀]社会不公是革命合法[笔]性的基础,其依据主[吏]要是10%的地主占[小]有了70%的土地,[白]但是大量的调查和研[文]究证明,中国近现代[章]以来的社会是传统自[来]耕农农业社会,其特[自]征是土地高度分散、[刀]细碎,除少数地方有[笔]大地主土地兼并现象[吏],不存在上述比例的[小]普遍存在的土地财富[白]集中事实。

官史把夺权成功前的[文]历史分为三截,19[章]27——1937年[来]被称作第一次土地革[自]命战争时期,中间隔[刀]了个八年抗战,19[笔]46——1949年[吏]则称作第二次土地革[小]命战争即解放战争时[白]期。解放谁?主要是[文]解放被剥削被压迫的[章]贫苦农民。口号是消[来]灭地主阶级,剥夺地[自]主土地分给农民,实[刀]现“土地还家”、“[笔]耕者有其田”,武装[吏]夺取政权的军队由农[小]民的子弟组成叫“解[白]放军”,称谓一直延[文]续到二十一世纪。土[章]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来]民当了主人,地主阶[自]级、乡村富裕农民及[刀]其子孙沦为新社会的[笔]敌人、贱民,于是人[吏]民感谢党感谢毛。但[小]是,新区土改还没结[白]束,合作化运动便启[文]动了。合作化是苏俄[章]革命的发明,中共借[来]鉴,名义上是“集体[自]所有”,实质是消灭[刀]土地私有制,土地国[笔]有即土地布尔什维克[吏]所有——党有,即以[小]国家强力剥夺所有农[白]民的私有财产。人民[文]公社则是这种剥夺更[章]加极端的制度表现。[来]合作化、统购统销、[自]户籍制不仅剥夺了农[刀]民的土地、大型农具[笔]、耕牛、骡马,还剥[吏]夺了农民的粮食生产[小]、消费支配权和迁徙[白]自由。

农民名义上是“主人”,事实上沦为奴隶,国家成为管制数亿农民的特大地主。革命承诺的目标与结果为什么背道而驰?为什么要革命,革命为了什么为了谁?革命的真正受益者是谁?卢跃刚的研究结论是:包括前苏联和中国的共产革命是少数人利用大多数人的名义、少数人获利,少数人借助暴力动员、压迫、剥夺多数人的革命。革命的主力——农民在革命成功后的悲惨处境,以及土地制度即产权制度的变迁是两条观察、认识革命性质的线索。在革命的华丽口号背后,是「为夺权/掌权而打粮」的财政逻辑。


大陆民众展出横幅怀念赵紫阳在农村改革时的贡献(维基百科)

其二:“救赎说”。[文]

本书从赵紫阳的角度[章],对大饥荒史实作了[来]确凿记录。卢跃刚通[自]过大量史料,确认了[刀]顾准原创“糊口经济[笔]”概念的思想史价值[吏],以及他用这个概念[小]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白]对大饥荒成因的解释[文]。这是当代中国史不[章]可回避的惨烈一幕,[来]与改革开放有必不可[自]分的逻辑联系。作者[刀]根据它对邓小平、胡[笔]耀邦、赵紫阳、万里[吏],尤其是邓赵的研究[小],提出了改革家“心[白]理动因说”——“践[文]诺(实践而不是践踏[章]30多年前建设民主[来]、法治国家的政治承[自]诺)——救赎(反省[刀]罪错,启动良知,回[笔]到人道主义立场,进[吏]行经济、政治改革,[小]实现自我救赎)”。[白]关于救赎,作者提供[文]了1980年10月[章]邓接见美籍华裔科学[来]家、企业家朱传榘所[自]说的“共产党犯了很[刀]多错误,欠人民很多[笔],我们必须向中国人[吏]民还债”等若干条证[小]据。

邓是毛祸国殃民罪责[白]的近距离目击者,本[文]人也难脱干系;他是[章]毛的偿债人。邓非毛[来],在邓的执政理念背[自]后,有三大反思:一[刀]是大饥荒;二是反右[笔];三是文革。大饥荒[吏]欠下巨债,必须偿还[小],为此发展经济是第[白]一位的。中国的发展[文]离不开知识分子,反[章]右不能再搞,但须为[来]自由设限,不能纵容[自]对执政者的挑战。更[刀]不能搞文革大民主,[笔]天下大乱,谈何救赎[吏]?赵也是救赎者,但[小]他从救赎走向了更彻[白]底的改革。他主持经[文]济、政治改革时期是[章]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来]有宪政民主思想和改[自]革目标的威权主义者[刀](主要为邓赵之间的[笔]权威依附关系所决定[吏]),六四下台被软禁[小],通过阅读、交流、[白]思考,反省历史,总[文]结改革得失,成为一[章]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来]——宪政民主派。

其三:“人权基点”[自]

卢跃刚的史观以人道[刀]主义为底色。他经研[笔]究认为,包括前苏联[吏]和中国的共产革命是[小]少数人利用大多数人[白]的名义、少数人获利[文],少数人借助暴力动[章]员、压迫、剥夺多数[来]人的革命。二十世纪[自]世界共产革命早自布[刀]哈林,晚到东欧社会[笔]主义国家二战以后便[吏]风起云涌的改革,打[小]出的改革旗号都是“[白]人道社会主义”,就[文]是针对共产革命夺权[章]、掌权的非人道主义[来]——非民主、法治的[自]制度特征。“革命”[刀]只要祛魅,就会回到[笔]常识,回到法律(包[吏]括自然法),回到现[小]代文明的视野,杀人[白]就是杀人,抢劫就是[文]抢劫,贩毒就是贩毒[章],其恶劣性质不会因[来]其宣称的高尚动机而[自]改变。所以,“告别[刀]革命”首先是反省暴[笔]力,告别暴力,在人[吏]道主义——人权的基[小]点上建立现代民主、[白]法治国家。本书以赵[文]紫阳的一生为线索,[章]在100年、甚至更[来]久远的历史跨度上,[自]挖掘出了赵紫阳作为[刀]二十世纪伟大的政治[笔]家、改革家和人道主[吏]义者的为中国人中国[小]政治改革留下的精神[白]价值——善与良知,[文]而在此之前,人们对[章]他所知有限。

其四:“改革败因”[来]

毛离世,文革落幕,[自]文革结束后的邓小平[刀],一度得到党军元老[笔]、底层民众、知识分[吏]子的一致拥戴,这是[小]中共凤凰涅盘的黄金[白]机遇。“中国向何处[文]去”或许愿景各异,[章]但“中国绝不能回毛[来]时代”却有高度的共[自]识。然而这机遇转瞬[刀]即逝。改革走上充满[笔]风险的道路,最终败[吏]北。毛遗毒深远,余[小]威犹在,借毛之名对[白]抗改革以守私利者步[文]步设障,无疑都是原[章]因。但以邓胡赵为中[来]坚的改革派亦须反省[自]。赵传是反省之书。[刀]它详述并分析了若干[笔]令人扼腕的史实,如[吏]:邓胡矛盾;胡赵矛[小]盾;邓赵矛盾;经济[白]改革派的内斗;体制[文]外激进派对体制内外[章]温和派的抵制;体制[来]内外温和派的散乱、[自]无法整合;赵的策略[刀]失误;……等。作者[笔]直面历史,以中肯的[吏]态度冷静记录,留下[小]血的教训。

*作者为香港大学荣[白]誉讲师,中国传媒研[文]究计划主任。


赵紫阳传:一位失败改革家的一生 下卷 优化解密版_卢跃刚.pdf 几本关于赵紫阳先生的书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